为深入贯彻落实省、州关于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部署要求,丹寨县创新构建“隐患排查、联动共治、智慧管控、宣传教育”四位一体工作体系,聚焦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护能力提升,扎实开展系列专项行动,全方位、多层次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,全力保障未成年人暑期安全。
一是精准排查除隐患,筑牢源头“防护堤”。按照有关文件要求,结合县域实际,制定印发《丹寨县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责任分解表》,县直有关部门结合自身本职工作,采取“防溺水+业务”工作模式,将防溺水工作融入日常工作。针对全县水库(电站)、山塘、重要河段等危险涉水区域,产业基地、水池水窖、水渠等重点区域,开展“拉网式”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自护苗行动以来,共开展“防溺水+防汛+安全生产”集中排查60次,覆盖全县27座水库(电站)、71座山塘;开展农渔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130余次,覆盖渔业风险点30处,农业产业基地、水池水窖、水渠98处;开展常态化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水上交通巡查防护检查24次;开展检查市政工程项目11处。共发现并完成整改安全问题19个。
二是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强管控,拧紧日常“巡查阀”。严格按照“谁管理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压实管理单位责任,强化重点时段靶向盯防,建立午后、傍晚等重点时段“加强巡”机制,在暑假期间增派巡查力量,及时劝阻下水、临水玩耍未成年人。在水库(电站)、山塘、重要河段等重点水域周边,农用水塘、水池、渠道等重点区域,建筑工地、采矿工地形成的水池、水坑重点地段,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,配齐“五个一”救生设施。创新建立“平安黔哨”立体化防控机制,通过安装AI摄像头,并入“平安黔哨”系统,实现重点水域“隔空喊话”,语音播报劝阻靠近人员,适时掌握区域内水域情况。自护苗行动以来,各级河湖长、河湖保洁员开展巡河检查劝导钓鱼戏水人员50次,有效制止危险行为。全县27座水库(水电站)等危险水域周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共125块,安装摄像头40个;山塘、重要河段等重点水域配齐“四个一”救生设施200余套;农用水塘、水池、渠道等重点区域设置警示牌70余块,安装摄像头3个;建筑工地、采矿形成的水池、水坑设置警示标牌100余块;县域23个户外游泳区域设置提示牌25块,配置应急救援物资31套。
三是立体宣教入人心,打好意识“预防针”。以学校为宣传主阵地,向沿河村寨、重点人群推广宣传,坚持多形式、广渠道、全覆盖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。线上通过家长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小视频等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,并向学生家长发送“防溺水安全宣传的一封信”。各村寨利用村级“大喇叭”播放方言版安全提示。线下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活动,通过现场模拟溺水救援演练,播放防溺水宣传动画,发放防溺水知识宣传手册,显著提升未成年人及家长“主动避险”能力。自护苗行动以来,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85120封,并在暑期前开展全覆盖式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家长会。利用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、赶集日等多形式开展宣传,组织集中宣传30余场;针对重点群体实施“一对一”防溺水安全知识上门宣传,走访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1100人次。同时,开展防溺水“村村宣”活动,共发放防溺水宣传海报1000余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