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持续降雨,汛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,形势严峻。丹寨县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省、州、县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抗结合”的方针,以“查隐患、抓整改、强预防”为工作主线,构建系统化、智能化、立体化的防汛减灾体系,全面筑牢丹寨县防灾减灾安全防线,确保全县安全度汛。
一是健全机制保障,压实责任传导到位。建立“三级包保”责任体系,实行水库行政、技术、巡查“三个责任人”制度,全面落实全县小(二)型及以上水库水电站、山塘、重要防洪城镇“三个责任人”,山洪灾害危险区“三个负责人”,水电站“双主体责任人”责任机制,构建将责任分解到库、到点、到单位、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。制定并完善各水库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的一系列预案、方案、计划,组织开展水库水电站、山塘防洪抢险应急演练及山洪灾害危险区防御应急演练,并储备了手摇报警器、铜锣、高音喊话器、高射电话等防汛抢险物资,有效提高防汛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。截至目前,建成智慧水务平台,整合雨水情监测站44个、视频监测站35个,覆盖全县21个水库、22个水电站、13个山洪灾害点,实现重点区域24小时智能监控;编制完成《防洪抢险应急预案》《汛期调度运用》等181个专项预案;指导各乡镇、各管理单位开展应急演练126次。
二是强化科技赋能,构建智慧预警响应体系。贯彻落实汛期灾害预警叫应“211”工作机制,严格执行“四早”“两段叫应”“四个紧急撤离”工作制度和防汛24小时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制度,密切关注各级监测平台雨水情数据及预警信息,强化水库汛限水位监管,科学调度防洪库容。构建“人工实地排查+无人机+智慧监测系统”立体监测网络,形成“空中+地面”的双重防护网,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全面、实时、精确监控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及时获取气象预警等信息,科学研判水旱灾害发生风险,并通过水旱灾害预警平台、短信、微信公众号、应急广播等多种渠道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群众。截至目前,配置无人机巡查组3个,安装智能水位标尺22套。入汛以来共发布预警短信75条,接收对象达5.1万人次;启动和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2次,未发生险情、水库水电站溃坝事件及人员伤亡事故。
三是深入排查隐患,紧抓风险问题整改。实施汛前检查、汛期巡查、汛后复查的“三查”工作机制,组建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组,对辖区内河道沿岸、水库周边、水利工程建设区域、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开展“拉网式”“地毯式”排查。建立“一患一档”问题台账,重点排查河岸崩塌、水库坝肩滑坡、渠道边坡失稳等隐患点,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建立隐患台账,明确隐患类型、危险程度、影响范围及责任人员。推行“隐患销号”制度,截至目前,开展隐患排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2条,整改完成12条,整改率达100%。